-
考試研究
一、基本情況
《考試研究》是由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和天津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以考試為研究對象的學術類刊物。本刊以促進考試事業的繁榮進步為己任,致力于促進國內外考試科學的學術交流,提高我國考試科學研究水準?!犊荚囇芯俊分鲝埨碚撀撓祵嶋H,以解決現實和發展中的問題為價值追求。在充分展示國內外前沿考試理論及先進考試技術的同時,將刊物內容與中國考試實踐相結合,貼近教育、貼近應用、貼近社會,及時反映教育考試改革動向和考試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犊荚囇芯俊愤€堅持以當代人的眼光審視歷史,為今所用;以中國人的眼光鳥瞰世界,為我所用;積極關注考試制度的文化效應和考試行為的社會作用,促進考試事業的繁榮發展。
《考試研究》設置如下欄目:熱點聚焦、考試制度、考試技術、學業評價、考試管理、考試文化、歷史回眸、異域測評、測評課堂、學術動態、新書評介等。“熱點聚焦”欄目主要圍繞國家發展規劃和社會普遍關注的考試焦點問題展開討論。“考試制度”欄目主要刊登考試的價值理念、綱領法度、政策規范,并突出于實踐革新方面。“考試技術”為教育測量理論、功用、方略、技術。包括測驗的應用背景、理論基礎、測驗設計、工具開發、試題研制以及實現方法等。突出于基礎教育的應用。“學業評價”欄目側重學業評價理論、功用、方略、技術。包括評價的應用背景、理論基礎、量規設計、工具開發、技術應用以及實現方法等。“考試管理”欄目突出保證恪行制度、科學測評的管理理論、方略、技術等。如考場的編排、作弊的控制及大規??荚嚨拈喚淼葹橹攸c內容。“考試文化”欄目側重于圍繞考試活動的歷史學、社會學、文藝學、民族學、地理學等物質與精神現象的研究。“測評課堂”以通俗語言并結合測評案例,講解測評理論、技術、方法等知識。重點突出測評基礎知識的普及與提高。
《考試研究》雜志為雙月刊,逢單月10日出版,全國發行。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3-1654,國內統一刊號CN12-1376/G4,郵發代號6-195。每期定價25元。
二、《考試研究》編委會
學術顧問:顧明遠 潘懋元 楊學為 W.J.Van der Linden[荷]
主任委員:張靜
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列)車宏生( 北京師范大學)、王湘波([美]大學理事會)、喬麗娟(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劉志明([美]哈克評價公司)、劉慶(天津人民出版社)、劉海峰(廈門大學)、張華華([美]伊利諾伊大學)、張亞群(廈門大學)、張靜(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張遠增(華東師范大學)、張金明([美]教育考試服務中心)、吳武典(臺灣師范大學)、岳偉(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羅冠中(香港考試與評核局)、范息濤([美]維吉尼亞州立大學)、鄭若玲(廈門大學)、侯杰泰(香港中文大學)、高曉虹([美]大學考試中心)、莫慕貞(香港教育大學)、曹亦薇(深圳大學)、雷新勇(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戴海琦(江西師范大學)、Bill Perrin([澳]維多利亞州課程與評價局)、Peter Knapp([澳]新南威爾士大學)、William Stout( [美]伊利諾伊州州立大學)。
-
考試研究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
考試研究榮譽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
考試研究欄目設置
域外招生考試制度的改革與發展、教育考試論壇專欄:熱點聚焦、考試制度、考試技術、學業評價、考試管理、考試文化、歷史回眸、異域測評、測評課堂、學術動態、新書評介
1.《考試研究》稿件應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一定的應用價值,且未曾在其他正式刊物發表。
2.《考試研究》稿件應附有中英文對照的標題和摘要。摘要提供的信息應能客觀反映文章主要內容,且具備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200字。英文摘要以“Abstract”:作為標識。
3.每篇稿件可選3-5個能反映文章主題概念的中英文對照的詞或詞組作關鍵詞。中文關鍵詞以分號分隔,英文關鍵詞以逗號分隔。英文關鍵詞以“Keywords:”作為標識。
4.稿件的注釋主要是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所作的必要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在文中標注為上角標,注文置于當頁下方。
5.稿件的參考文獻為引用或參考他人研究成果的說明。文中序號與文末參考文獻的序號對應,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在文中標注為上角標。
6.需提供打印文本和電子文本,且自留底稿。請勿一稿多投。
7.稿件請附作者中英文對照的簡介。主要內容為:姓名、學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全稱)與部門所在行政地區及其郵政編碼。